安史之乱爆发后,叛军迅速占领了洛阳和长安,整个唐朝的政治局势陷入混乱。唐玄宗在紧急情况下带领一小队亲信,匆忙逃离长安,最终前往了四川的成都。在抵达成都时,唐玄宗的随行队伍已大幅缩水,仅剩下1300多名扈从、宫女24人,几乎所有的权力和荣耀都已远去。此时,他开始为自己未来的命运做出艰难决定,甚至亲自发布罪己诏,承认自己的过失,并准备部署反击叛军。就在他忙于治理和安抚局势时,一份来自灵武的消息传来,告知他已经被正式废除,并且成了太上皇。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唐玄宗不禁震惊股票配资学,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。六年后,他终于病死在长安。 那么,退位后的唐玄宗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一段日子呢?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又隐藏了哪些细节? 一、被迫退位
安史之乱爆发后的第二年,唐玄宗和他的一些亲信逃出了长安。经过一番艰难的逃亡,他们在马嵬驿发生了剧变。随行的军队发动了兵变,首先杀死了权臣杨国忠,然后迫使杨贵妃自杀。在这场混乱中,唐玄宗的长子李亨(即后来的唐肃宗)显然早已知情,甚至有历史学者猜测,李亨可能是这场事件的幕后策划者之一。随后,李亨建议父亲分兵,自己前往灵武指挥军队,进行平叛作战。唐玄宗同意了这个提议,于是父子俩分道扬镳。李亨于当年七月九日成功到达灵武,并在三天后举行了登基仪式,宣布自己为新帝,改年号为“至德”,并尊唐玄宗为太上皇。与此同时,他派遣使者前往蜀地,通知唐玄宗关于自己登基的消息。此时的唐玄宗却并未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了统治权。他首先发布了罪己诏,大赦天下,试图通过宽恕民众来恢复自己的声望,同时命令皇子们分治全国,暂时进行国家的管理。直到几天后,唐玄宗才得知,自己已经被尊为太上皇,这个消息对他来说,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。 二、重返长安 唐玄宗得知自己被废除后,心中依旧难以释怀。据史书记载,当他看到从灵武赶来的使者时,竟然露出了一丝轻松的笑容,并说道:“吾儿应天顺人,吾复何忧!”然而,这种言辞或许带有很大的虚伪成分。显然,唐玄宗心里并不甘心失去权力,尽管他已经退位,但依然在以太上皇的身份控制国家大事。他甚至下达了一道命令,要求国家的军政事务仍然要先报告给他,直到恢复京城,他才会“真正”退休。这种言辞体现了他内心的不舍与固执。 到了757年9月,唐朝的命运发生了转机。唐肃宗指挥的军队开始收复失地,郭子仪的部队先后夺回了长安和洛阳等地。10月,唐肃宗派遣使者邀请唐玄宗返回中原。终于,在多次的邀请下,唐玄宗离开了蜀地,于11月抵达凤翔。唐肃宗派遣精锐骑兵迎接父亲,而在12月,唐肃宗亲自前往咸阳迎接唐玄宗。迎接的场面充满了感情,唐肃宗捧起父亲的双足,感动得泪流满面。唐玄宗则自己穿上了象征皇帝的黄袍,这一幕被认为是一场父子情深的动人戏码。 三、郁郁而终 唐玄宗回到长安后,京城百姓以热烈的欢呼声迎接他回归,“文武百僚、京城士庶夹道欢呼,靡不流涕”。然而,这种喜庆的气氛并未维持太久。唐玄宗被迁至兴庆宫,此后便不再过问朝政,彻底放权给唐肃宗。尽管唐肃宗为父亲加封了“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”的尊号,但父子二人之间的关系却逐渐出现裂痕。到760年,宦官李辅国开始向唐肃宗暗示,唐玄宗在兴庆宫与外人频繁接触,并与一些大臣如陈玄礼、高力士有着不利于唐肃宗的密谋。李辅国利用这一点,将唐玄宗软禁在宫中,甚至在唐肃宗生病时,强迫唐玄宗搬迁,这一系列行动让唐玄宗感到极度不满。最终,唐玄宗在763年开始绝食,以示抗议,决心抵抗儿子的专权。762年4月,唐玄宗在神龙殿去世,享年78岁。仅仅十几天后,唐肃宗也因病去世,结束了这段充满权谋与亲情的历史篇章。 唐玄宗的晚年充满了无奈与悔恨,他本曾是盛世的帝王,但最终却只能在太上皇的位置上度过余生。 发布于:天津市永华证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